专职教师
首页 >> 师资团队 >> 专职教师 >> 教授 >> 正文
李海波

 李海波,陕西西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丝绸之路宗教问题、佛教史、中国传统文化、宗教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学科等。

      一、代表性论文

1. “心”、“意”、“识”略诠,《宗教学研究》,2007年第4期。

2. 死亡学视域中的佛教研究,《西北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3. 从“重生轻死”到“生死齐一”——道家死亡观的哲学维度,《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  

4. 史料、民族意识与瑜伽教——《云南与巴蜀佛教文化研究论稿》评介,《世界宗教研究》,2008年3月,第1期,p145-147

5. “悲欣交集”—— 弘一法师生死观探秘,《西北大学学报》,2010第6期,第40卷(总第164期),p27-31,20101115。

6. Fortune of Being and Significance if the Hospice ----Buddhist Enlightenment on “the Wholeness of Body and Heart”, 2010 Joint World Conference on Social Work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bstract Book, 2010年6月。

7. 佛教信仰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五台山研究》,2011年第2期

8. 唐代政权与文殊菩萨信仰的互动,《宗教学研究》,2011年第4期。

9. 从楚山禅师坐化看佛教的死亡超越理论,《西北大学学报》,2011第6期。

10. 紫柏大师的文殊信仰情怀,《五台山研究》,2011第4期。

11. 宗教的临终关怀,《中国宗教》,2012年第2期,2012月3月出版。

12. 轮回范式的逻辑转换,《世界宗教文化》,2012第4期。

13. 佛教信仰及其死亡观念的当代意义,《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第5期。

14.   “临终关怀”:一个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光明日报第七版理论版,2014年3月30日。

15. 临终关怀语境下佛教生死观的当代价值转换,《世界宗教研究》,2014年第1期。

16. 药师信仰与生命质量,《人文杂志》,2015年12月,第12期,P22-26。

17. 《徜徉在出世入世之间》,读书,2019年第10期,10月,p123-127。

18. 2014-2018年玄奘研究综述,《世界宗教研究》,2019年第6期。

19. 《从敦煌出土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看印刷术与文化的传播》,《中国印刷》,2024年第4期封面文章

      二、代表性著作

1. 《四大菩萨与民间信仰》合著,负责第一部分“文殊菩萨与民间信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2. Mort selon Bouddha,Droit d’auteur pour l’oeuvre originale: Le groupe de Publication & Média du Shaanxi Xinhua, Maison d’Éditions du People du Shananxi. 2016年2月。

3. 《妙法莲华经》,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1月。

4. 《死亡学视野中的中国佛教死亡观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8月。

5. 《胜鬘经今译》,三秦出版社,2021年10月。

      三、代表性项目

1. “台湾佛教六十年”子项目《台湾福严佛学院研究》,2001台湾中华禅净研究会基金,2004年结题。

2.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研究计划《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子项目《文殊信仰与中国社会》,项目号:04JZD00030。

3. 现代视角的佛教临终关怀研究,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XJA730003

4. 佛教生命关怀理论及其现代价值研究,2010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0CZJ003(结项等级优秀)

5. 陕西地区的宗教现状研究,2018陕西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重大项目,项目编号:2018ZL33。

6. 陕西地区宗教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教育部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8YJA730002

7. 宗教中国化陕西实践研究,陕西省社会科学专项重大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9ZDWT08。

8. 中国古代宗教的生死学说研究,2023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3AZJ00。